东城中医医院内科齐保健大夫 分享慢性胃肠炎的中医治疗思路
人物介绍:齐保健,主治医师,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东城中医医院内科医生,随全国多位国家名老中医临证,结合自己临床实践,遵“内经法”辨证论治,善用经方。擅长治疗:风湿免疫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痛风、骨关节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各种胃炎、食管炎、胆石症、肠炎等)、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心律失常等)、过敏性疾病(过敏性哮喘、荨麻疹等)。
通过本科对中医学专业的系统学习,2007年,齐保健医生顺利考取了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通过三年理论课程及临床实践的学习,具备了初步独立科研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齐保健医生从2010年研究生毕业后来到北京东城中医医院工作,有机会临床跟诊多位国家名老中医如陈鼎琪主任、孟竞璧主任、危北海主任、胡定邦主任、于振宣主任、姜淑芳主任等,也曾跟诊沈绍功主任、陶广正主任、韩学杰主任等,更有幸拜师冯兴华主任,冯兴华主任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著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博士后导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风湿病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2014年4月齐保健医生成为国家名老中医冯兴华主任学术继承人,使其对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理论与临床实践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知识的浅薄。
冯兴华教授
在硕士研究生阶段,齐医生系统的学习了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课程,包括《经典精读》、《各家医案解读》、《中医科研思路与方法》、《中西医结合导论》、《中医处方方法学》等科目,并学习了《医学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英语》等基础科目,还积极参加卫生部门及医疗机构组织的培训和学术会议,除此之外,在临床外的业余时间经常阅读一些更深层次的中医学书籍和期刊杂志,通过不断学习提高了自己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在实践中掌握了中医学的理论方法。
硕士毕业后齐保健随多位国家名老中医临证学习,通过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和知识储备量来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临床能力,并且大量阅读与风湿免疫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过敏性疾病等相关的国内外各种文献和资料,学习新观点、新思路,不断提升完善临床专业理论与临床实践水平。
通过十几年读经典,拜名师,勤临床,齐保健大夫深刻认识和体会到中医药在防治风湿免疫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过敏性疾病、糖尿病、失眠等多种疾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自身特色和明确的优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多位医家名师从临床实践入手,不断地思考,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将中医不断发扬光大,如冯兴华主任曾参加国家科委“七·五”攻关课题《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与实践》的研究,中国中医研究院课题《强直性脊柱炎辨证规律》的研究,研制的麻痛宁丸在临床治疗风寒湿痹症、手足麻木、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等风湿骨病疗效显著,著有《中医内科临床手册》医书,参与编写《中国大百科全书·传统医学卷》、《实用中医风湿病学》等著作;危北海教授是国内脾胃学说研究的开创人之一,主持了北京市的七·五、八·五、九·五科研课题的攻关,从事脾胃学说和脾胃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建立了国内最大的脾胃理论知识库,1992年承担国家科委“八·五”攻关课题“中药胃安素防治胃癌前病变的研究”,先后着手进行了“康胃冲剂”、“加味四君子汤”和“海龙冲剂”等药物的开发研究工作,并研制出以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炎的新药四黄调胃汤,在经过长期临床和科研的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脾虚综合征”的概念和“胃肠复原”的治疗学说理念和方法……
危北海教授
“读经典”,是求本探源,中医学正是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认识世界和观察人体的。天人相应、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方法已经成为中医学的标志。中医经典是中医理论的源头,不学习经典,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对中医经典掌握的不同程度决定了中医素质及其境界的高低。
“拜名师”,大概是所有了解中医人士中,最公认的一条途径。中医注重传承,跟师学习是提升自己最快的方法,拜名师之后,可以通过跟师学习,获取更多临床经验,有问题更方便向老师请教,避免或少走弯路,师带徒方式让教学更全面深入。
“勤临床”,中医学是一门实用医学,重实效,理论是根,临床是本,疗效是魂,“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一个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是通过多年工作实践不断积累与不断思考学习造就出来的。
随着现今人们饮食习惯、作息时间及社会生活压力等的改变,急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等患者越来越多,下面齐保健大夫分享一些验方和效方,如能方证合拍,随症加减,疗效更加了显著,供广大医患参考和应用。
一、藿香、佩兰、砂仁
三味为芳香健胃化湿之主药。藿香与佩兰配伍出自《时病论》,功效相仿,均有化湿、解表、止呕作用。唯佩兰对脾经湿热之口中甘腻多涎最为合拍,而砂仁化湿醒脾作用明显。
三味用于中焦湿浊不化之胃炎,症见胃脘痞闷,口淡乏味,或口有秽浊之气,肢体疲倦,脉缓舌白润腻等,起效快。略予加减,对上消化道疾病颇有效验。
二、高良姜、香附
良姜辛热,温胃散寒。香附味辛微苦甘,性平。理气行滞、利三焦、解六郁。
二药合用,善治寒凝气滞胃痛。寒凝重者,重用高良姜,因气滞而痛者,重用制香附。
三、大麦芽、稻芽、谷芽
三芽亦具芳香气味,有疏肝健脾开胃之用。麦芽为消食药,但有明显的疏肝作用;稻芽功用与麦芽相似,帮助消化,但药力缓和;谷芽是指北方小米的芽,性温和而暖胃,且有安神作用。
三味药合用,舒达肝气,开胃进食,并有温散湿邪的功效。
四、半夏、黄连、黄芩
此三味为半夏泻心汤的君臣药,为辛开苦降之代表组合,又为苦寒与苦温之相反配伍。具有辛开湿浊散,苦降热邪除之功效。
凡见心下痞满,隐隐作痛,泛泛欲呕,舌苔湿腻者,此三味为必选之药。唯其用量,当视湿与热孰轻孰重而定,而湿热之孰轻孰重,又当以舌苔为标尺。
五、百合、乌药
百合性味甘平,主入肺胃,降泄肺胃郁气。肺气降,胃气和,则诸气俱调,配以乌药快气宣通,疏散滞气,温顺胃经逆气。
二药合用,既能清泄肺胃郁气,又能防止百合平凉之性,有碍中运。故本方更适用于日久不愈、正气渐衰之证。
六、丹参、檀香、砂仁
丹参味苦,性微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檀香辛温理气,利胸隔,调脾胃。砂仁辛温,行气调中,和胃醒脾。
三药相合,以丹参入血分,又配以檀香、砂仁,既能活瘀滞又能理胃气,再兼丹参功同四物 ,砂仁兼益肾“理元气”、“引诸药归宿丹田”,故对久久难愈、气滞血瘀、正气渐虚的胃皖痛,不但能够活瘀定痛,并能养血、益肾、醒脾、调胃。
七、青皮、陈皮、大腹皮
此三味为理气消胀之品。青皮疏肝达下,陈皮调脾达中,大腹皮行气达三焦。小腹胀痛者,以青皮为主药;胃脘胀痛者,以陈皮为主药;脘腹皆胀而痛者,以大腹皮为主药。
三味合用,在舒理气机的基础上,又有健脾开胃之功效。服用后常有肠鸣下气之感。
八、神曲、山楂、大麦芽
此三味为“三仙饮”,在广大农村几乎都知道,是健胃消食的常用品。只是三味功效不同,神曲消面积,山楂消肉积,麦芽消果积。有的地方加上鸡内金,名为“四消散”,其消食作用更强。
但对于年老体弱者,还要加一点健脾药,如白术、山药、陈皮、白扁豆等,以防消而不化。
九、黄连、吴茱萸
黄连、吴茱萸为左金丸,是苦寒与苦温组合,是清肝与暖胃结合。主药是黄连,“实则泻其子”,泻心火即清肝火,肝火不亢,无犯乎胃,则胃痛、呕吐、嘈杂吞酸,自行消失。但苦寒有伤胃气,故佐以吴茱萸苦温,佐制黄连之苦寒,又有温胃暖肝的功效。
十、薏苡仁、白蔻仁、砂仁
此三味取“三仁汤”之义,以砂仁代杏仁。薏苡仁健脾渗湿,白蔻仁行气化湿,砂仁醒脾祛湿,三味合力,药性偏温,于脾湿、气滞之中焦湿困证,所见纳谷不馨,口淡乏味,或有秽浊之气,用之每有良效。
十一、炒山楂、肉豆蔻、石榴皮
此三味用于结肠炎之久泻,炒山楂健脾止泻,肉豆蔻固肾止泻,石榴皮涩肠止泻,若是溃疡性结肠炎,可加白芨、仙鹤草。
十二、山药、茯苓、莲子、芡实
此四味为健脾祛湿的经典名方“四神汤”。山药以补虚为长,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有同补肺、脾、肾三经之妙,擅长健脾补肺,固肾益精;茯苓性味甘淡,以祛湿为长,是健脾除湿之妙品;莲子,被李时珍赞誉为“脾之果”,在健脾的同时还有固摄的作用;芡实性味甘、涩、平,归脾、肾经,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之功。
这四味都是以甘平为主,合用既能健脾利湿止泻,还有补虚、安神、固精的功效。如果湿气特别重,可以将芡实换成薏苡仁,有利湿清热的作用,增加化湿热之效。
齐保健医生提示:摄生调养对于脾胃病的治疗来说也很重要,其中饮食与脾胃更是息息相关,稍有不慎即易复发。在临床上应重视饮食调养,嘱咐患者平素须饮食有节,三餐定时,不暴饮暴食,不饥饱失常,不贪食肥甘厚腻,醇酒辛辣,少食酸甜如西红柿、甜面包等,少食豆类等产气过多之物如红薯、土豆、芋头等,少食米粉、河粉等难消化食物,不吃咸鸭蛋、榨菜等过咸食品,不喝浓茶、咖啡等含咖啡因食物。另外,保证睡眠质量也相当重要,脾胃病与情绪障碍密切相关,失眠会导致疲劳、焦虑等不良情绪,进一步加重疾病。因而在治疗时配合合理饮食、保证睡眠、心理疏导、健康教育,会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
NASA火星毅力漫游车拍摄的惊人360度高清全景着陆点
2022-06-10 -
西班牙寒冷的毯子 - 西班牙大雪卫星图像
2022-05-30 -
古代金属的天文仪器狩猎 - 看着Quasars探索血液中铁的起源
2022-05-26 -
美欧Sentinel-6海平面卫星准备发射
2022-05-16 -
美国宇航局从空间和空中追踪加利福尼亚的野火
2022-05-11 -
先进的新型航天器将以极高的精度监视海平面上升和大气温度
2022-05-06 -
由Noaa / Nasa卫星捕获的大角型火灾63英里的烟雾迹
2022-04-20 -
“节省哈勃的相机”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
2022-04-18 -
7年来,proba-v监测了所有地球植被的日常增长 - 现在它有一个新的使命
2022-04-15 -
太阳能轨道科学仪器将首次测量结果发送给地面控制
2022-03-27 -
卫星图像显示澳大利亚的凶猛火灾加剧了
2022-03-26 -
Landsat 9科学仪器附着在宇宙飞船上 - 发射更近一步
2022-03-22 -
迎接NASA的“称重”看不见的行星的新工具[视频]
2022-03-20 -
NASA SnowEx空降战役赶上了积雪的漂流
2022-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