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中医医院副院长黄飞剑做客记忆 讲解中医如何调理脾胃治百病
说到脾这个脏器,好多医书中都有重要的描述,比如说中医大夫常说的“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还有咱们常说的五脏“心、肝、脾、肺、肾”,脾妥妥的C位,近日,北京东城中医医院副院长、内科专家黄飞剑做客《记忆·国医》,为大家讲讲脾在我们人体上的重要性。
人物介绍:黄飞剑,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现任东城中医医院副院长。研究方向:学术上主张:中西医结合,用中医学四诊 “望、闻、问、切”,西医学:视、触、扣、听及参考检验生化指标结合于临床。从事疑难病研治近30年。擅长治疗:腺样体肥大、过敏性鼻炎、心脏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呼吸疾病、过敏性哮喘、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隐匿咳嗽性哮喘、遗传性哮喘、继发性哮喘等呼吸道疾病、脾胃病、萎缩性胃炎、食管炎、浅表性胃炎等。
脾胃的重要性
脾总会跟胃联系在一起,脾与胃通过经脉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简单的说胃是装食物的,脾是转化水谷精微物质传输之全身。两个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一个有问题就会影响另一个。所以脾和胃,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从而滋养全身。因此,脾的运化水液功能健旺,就能防止水液在体内发生不正常停滞,也就能防止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的生成。反之,脾的运化水液功能减退,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而产生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则导致水肿。
脾胃疾病的病因
黄飞剑主任临床经验总结出,脾胃病中80%以是由寒,湿,瘀导致的。20%是气血虚导致的。还有是热导致的。病因就是,寒、湿、瘀、虚、热。
寒—寒凝导致气滞血瘀,胃黏膜最易受寒凉侵袭,这时出现浅表性胃炎概率大。
湿—就是湿气,体内湿气多的话,最易形成痰饮,导致脾湿。出现脾运化不良。易得充血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肠胃炎。
瘀—很多情况是寒凝气滞,湿盛就会导致气血凝结,出现瘀阻。会出现重症溃疡,肠炎,便秘等。
虚—四肢百骸、五脏六腑出现的气血两虚,出现阴虚阳虚气血运行不畅的话,易出现缺铁性贫血。
热—上面的寒、湿、瘀、虚如不得到及时治疗,就容易导致热,出现免疫力下降等疾病。
中医治疗的根本在脾胃
就拿得病吃药来说。西医治疗除了口服用药之外,还有肌肉注射、静脉注射、手术等。而中医除了针灸、手法推拿等,大部分是口服汤药。只要是吃进嘴里的东西,就要经过脾胃,才能到达全身,你脾胃功能不好,你药中的功效就无法达到各个脏器。其次,你有疾病,我把你的脾胃调理好了,各种营养物质都能吸收,各种体内垃圾都能排出去,你病不就自然而然的好了吗?所以中医治疗疾病脾胃是首要。
调理脾胃时,首先要清楚一个概念,你是补脾还是健脾,虽然一字之差,可差的很远。简单的说,补脾补的是脾气,是单纯脾气虚的时候使用的方法。健脾是清除脾胃里的痰气、湿气,让脾胃的功能尽快运行起来。脾就相当于发动机,脾气就是发动机所用的燃油,油少了要补足,这样脾胃才能继续工作。而健脾是为了清除发动机里的污垢,让脾胃没有障碍的运转。
中医在诊疗开方时讲究的是辨证论治或者是辨证施治,但黄飞剑主任跟其他的中医大夫有一个不一样的法则,那就是审因论治,什么是审因论治?黄主任在节目中说,审因论治也不是现在才有的治疗思想,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察言观色,先辨阴阳”的说法,其中阴阳就是病因,这就是审因,比如说脾胃虚寒证,脾胃虚寒的虚寒两个字,特别是寒,就是代表了病因,审因论治是辨证论治的前移,对疾病的审论更本质一点。
黄飞剑的老师中医内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仝小林带领的团队就专门研究审因论治学,黄飞剑主任也在临床中大量应用这个思想,治疗效果非常突出。
-
SELFI仪器被设计用于研究土卫二的羽状物
2022-01-21 -
TEMPO天基污染监测仪通过NASA审查
2021-10-08 -
Sphere Exoplanet Imager提供令人印象深刻的观点
2021-09-20 -
国产仪器自动化技术助力石化产业发展
2021-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