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创造了由DNA制成的合成纳米孔
能够选择性地跨脂质双层转运蛋白大小的大分子的合成DNA纳米孔的构建。
由奥胡斯大学iNANO /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系和哥本哈根大学化学系的研究人员牵头的科学合作导致了合成DNA纳米孔的构建,该孔能够选择性地跨脂质双层转移蛋白大小的大分子。
2015年,牛津纳米孔技术公司推出了第一台商用纳米孔DNA测序设备。纳米孔测序基于合成工程化的跨膜蛋白,可将长的DNA链穿过孔的中央腔,其中离子电流的变化可作为DNA中单个碱基的传感器。这项技术是DNA测序的关键里程碑,只有经过数十年的研究,这项成就才有可能实现。
从那以后,研究人员一直试图扩展这一原理,并建立更大的孔来容纳蛋白质以用于传感目的,但是主要的挑战是对人工蛋白质设计的了解有限。作为一种替代方案,一种基于DNA人工折叠成复杂结构的新技术,即所谓的3D折纸技术,已由AU集团于2009年首次报道。与蛋白质相比,DNA折纸已被证明具有史无前例的设计空间,可用于构建模仿和扩展天然存在的复合物的纳米结构。
奥尔胡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科学文章的后面(左起):Rasmus P. Thomsen,JørgenKjems和RasmusSchølerSørensen。
在发表于《自然通讯》上的一篇新文章中,研究人员现在报告了由DNA制造的大型合成纳米孔的形成。这种纳米孔结构能够使大蛋白大小的大分子在由脂质双层分隔的隔室之间转移。另外,在孔内引入了功能门控系统,以实现溶液中极少分子的生物传感。
利用功能强大的光学显微镜,研究人员可以追踪分子通过单个纳米孔的流动。通过在孔中引入可控制的栓塞,还可以选择大小控制蛋白质大小分子的流动,并展示触发分子的无标记实时生物传感。
最后,毛孔配备了一组可控的襟翼,可以有针对性地插入显示特定信号分子的膜中。将来,这种机制将有可能使传感器专门插入患病细胞中,并可能允许在单细胞水平上进行诊断。
参考:Rasmus P. Thomsen,Mette Galsgaard Malle,Anders Hauge Okholm,Swati Krishnan,SørenS.-R撰写的“具有传感应用的大尺寸选择性DNA纳米孔”。 Bohr,RasmusSchølerSørensen,Oliver Ries,Stefan Vogel,Friedrich C.Simmel,Nikos S.Hatzakis和JørgenKjems,2019年12月11日,自然通信.DOI:
10.1038 / s41467-019-13284-1
-
合成生物学家为可以合成材料的工程核糖体创造新的平台
2022-03-30 -
基本法的矛盾?物理学家发现铁电器中反转过渡的证据
2022-03-30 -
CRISPR-HOT:新的遗传工具可以标记特定的基因和细胞
2022-03-30 -
植被的繁荣,受温室气体排放,吸收碳,冷却我们的星球
2022-03-30 -
纳米谐振器中捕获的光可记录时间–可以启用夜视仪
2022-03-29 -
在石器时代发展复杂文化:Hunter-Gatherer网络加速了人类进化
2022-03-29 -
由无人机预测的幻影图像愚弄的自动车辆[视频]
2022-03-29 -
人工光合作用利用阳光将二氧化碳再循环为“绿色甲烷”
2022-03-29 -
以前在层状材料中曲率和韧性之间的未知关系对生物启动复合材料具有影响
2022-03-29 -
当相关性确实意味着因果时,新的AI可以可靠地点击
2022-03-28 -
突破3D打印,具有前所未有的精度和分辨率 - 全部在记录时间
2022-03-28 -
新的旋转爆炸引擎可以实现更便宜,更轻的航天器
2022-03-28 -
显示机器人如何完成家务 - 自动化机器人只是通过观看学习
2022-03-27 -
最快的高精度3D打印机 - 具有潜置尺寸的无与伦比的速度
2022-03-27 -
人工智能可以实时地看到角落
2022-03-26